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水与白面包,作者:糖心风暴sweetie,头图来自:AI生成
孟村家暴致死案件中,有好多细节让人意难平。
她明明能考上更好的大学,却放弃学业选择与当时的男朋友在一起
结婚一周后她就被家暴,选择了隐忍。
结婚后她没有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因此在家中矮人一头。
曾经的高材生后来找到了个做馒头的临时工作,时薪10元,被丈夫嫌丢人,不允许她去。
有了孩子以后,家暴不断升级,甚至男的还有外遇。
她选择了留在孩子身边,想给孩子完整的家庭。
在如花的生命消失以前,她有多少次机会可以远离恶魔,如果她考上大学,到了新环境认识新同学,不会困在小县城。如果她能够就业,经济独立,在困境中就多一分离开的力量。职场上,领导同事对她的遭遇也不会坐视不管。
当她想要做出努力,却只能找到做馒头的工作,饱受家暴摧残又舍不得孩子,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
可惜时间不能倒流。
她在泥潭中选择相信家人,相信明天,是她笨吗?
这是不是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症状,留给专业人士来讨论,而我质朴地理解她的行为——那是因为她有爱。
因为爱,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工作,希望能换来幸福,但她爱的那个人却成为了加害她的凶手……
这场人间悲剧,也在提醒每一个人——千万不要盲目地为了爱放弃自己。
我发小,高中的时候也做过傻事,当时文科成绩更好的她离开原班级,进入文科班,才读了两天,发觉不能离开自己暗恋的后桌男生,又去找老师申请,还是要读理科,要回原来的班上去。
还真给她成功了。
高考的时候,她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前途,瞄准了男生的志愿,同一个城市是必备条件,其他学校专业都可以随缘。
还又给她成功了。
然而恋爱不像学习,付出就会有收获,虽然来到了同一城市,但男生并没有与她擦出火花,多年后还发自己宝宝的照片给她看。(做个人很难吗真的)
而那时的发小,才陡然惊觉自己在一个不喜欢的城市上着不喜欢的大学和不喜欢的专业。
还好世上没有白学的学问,虽然她后来并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但学习为她打下的基础和知识成为了新的助力,让她在重启人生之后拥有实力和底气。再后来,她有了一个对自己宠爱有加的老公。
我认识的人里面最惨的是一位男士,童年时期父母离异,他发愿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经历同样的生活,在自己的婚姻出现巨大裂痕的时候,毅然决定“我怎么样无所谓,但我不能让孩子的家庭破碎。”
但事不遂愿,“裂痕”本人亲自上门,到他工作的地方去辱骂每一位女同事,用他的手机无差别拨打女性的电话,问候对方及其家人。
他不得不与所有朋友断交,离开知名企业,到一家私企去工作,然而风暴并没有停歇,直到双方父母也卷入战斗,打得七零八落。
孩子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甚至过得还不如他小时候。
还好最终他醒悟过来,答应了对方的条件,结束了这场闹剧。
“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孩子。”
反正我身边,包括我自己,用委曲求全去换取幸福的,没有一个能成功。
踏踏实实做自己,不一定能感情顺利,但至少在每一个岔路口,你都选择了自己,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那年,孟村受害者女士,微博ID“是金子总会发光”,她考上了匹配自己的大学,时薪又何止10元……
在她的社交媒体上,并非全无端倪。
热知识,能说出“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大概率现在的日子不好。
很多事是不用怀疑的,怀疑就是没有,比如说,我到底吃饱没?肯定没吃饱。吃饱的人不会发出这种疑问。
再比如,他到底爱不爱我……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看到这里,各位不妨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说出类似的话,问出类似的问题,赶紧醒一醒。或者有没有听到看到身边的朋友说这样的话,赶紧拉他一把。
就像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和发小回忆起当时的事情,她说,我迷途知返多亏你啊!
我都不记得我干了什么,我问她我做了什么。
她说,那时我们互相写信打气呀,在互相沟通情路历程的这些时间里,其实可以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应该的选择。沟通其实就是不断学习的方式和过程。
爱是伟大的,也是盲目的,愿你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清前路、握紧选择。
当你迷失,还可以从朋友身上找回自己。
保护好自己,才是对爱最好的回应。
希望我们身边,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水与白面包,作者:糖心风暴swee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