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8岁的王女士最近饱受反复腹痛困扰,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前往医院就诊后,肠镜检查时医生发现一条正在蠕动的长条形活虫!经确认,这是一条长达20厘米的蛔虫成虫。医生立即用活检钳将其完整取出,术后给予驱虫治疗,王女士症状明显缓解。
追查感染源头时,医生发现一个重要线索:王女士特别爱吃"生菜卷烤肉",经常将未经充分清洗的生菜直接包裹烤熟的肉食用。对此,不少网友纷纷“破防”:“爱吃生菜卷烤肉的人悄悄碎了”......
01
寄生虫感染有什么症状?
如何预防?
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多样,常见包括消化系统、全身性及特定部位症状。
消化系统方面,寄生虫在肠道寄生时,常引发腹痛,可能伴有腹泻、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全身性症状中,发热是常见免疫反应,可能伴有寒战、头痛;长期感染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出现乏力、消瘦、贫血;皮肤可能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
特定寄生虫感染还有特殊症状,如蛲虫感染会导致肛门周围夜间瘙痒,肺吸虫病引发咳嗽、咳棕红色痰,肝吸虫病可能导致右上腹疼痛、黄疸。
预防寄生虫感染需多管齐下:
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彻底清洗蔬菜水果,厨房用具生熟分开。
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粪便,不与宠物粪便直接接触。
环境管理:定期为宠物驱虫,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避免到疫水区域游泳。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寄生虫感染史或生活在高发地区的人群。
02
这些东西可不兴生吃,劝你别试
许多食物生吃存在健康风险,以下这些尤其要注意,千万别轻易尝试生吃!
1. 肉类
生肉常携带细菌和寄生虫。例如,生猪肉、生牛肉里很可能含有旋毛虫、绦虫、囊虫、弓形虫等。这些寄生虫轻则引发腹痛腹泻,重可导致肌肉溶解、脑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建议务必煮熟了再食用。
2.淡水鱼类
淡水鱼体内常携带肝吸虫、异尖线虫等寄生虫,以及多种致病菌。生吃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引发胆管炎、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细菌污染还会引发腹泻、呕吐等症状。
3.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也并非“安全无虫”,像异尖线虫这类寄生虫就常寄生其中。人若不慎感染,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会接踵而至,严重时寄生虫还会破坏消化道,穿破肠壁,致使胃肠黏膜出血溃烂。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将其杀灭,只能通过胃镜人工钳出。所以生鱼片、醉虾、醉蟹那些还是少吃为妙啊!
4. 蔬菜类
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生吃会氧化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引发咽喉不适、呕吐;未成熟的番茄含龙葵碱,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即使是可生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也需彻底清洗去除虫卵和农药残留,避免直接生食来源不明的野菜。
5.某些水生植物
荸荠、菱角、莲藕等水生植物,表皮和凹陷处易附着姜片虫囊蚴。生吃时,寄生虫会进入肠道吸附在肠壁上,导致腹痛、腹泻,长期可引发营养不良。
烹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高温能有效杀灭细菌、寄生虫和病毒,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同时,烹饪还能软化食物中的纤维素,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营养吸收。为了健康,务必确保食物经过充分烹饪后再食用,切勿因追求口感或新奇而忽视潜在危害。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吴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