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涉嫌刑事案件,包括“挪用资产”、“与多名女性有染,养有私生子”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我这人对吃瓜是不太感兴趣的,但是提到少林寺,我就知道能出这事也不奇怪,因为我在疫情后去过一次少林寺,给我的印象很不好。
大家可以先当听个故事哈,重要的事在后头。
当时旅游前,我是对少林寺充满着期待的,然而,接下来的两件事情,让我感觉这是一个没有温度的景区,把钱看得太重。
第一件事情,景区工作人员会乱开价。
我记得那天到了之后,因为我是住景区里的酒店,我就跟酒店工作人员说,我要去三皇寨入口开始爬山,想让他们先把行李先放回酒店。
酒店老板这时跟我说,让个人送我过去,说是不好打车。我一开始推脱,因为我看他叫的那个人是工作人员,怕他们可能忙没什么时间,后来太过热情,我就跟那个工作人员车去了。
酒店老板一开始是跟我说,给点车费就行,我也觉得合理,毕竟给他们赚点外快也是无可厚非。
然而到了之后我问给多少合适呢,他说70(我看打车24)。
好好好,搁这割我韭菜是吧?酒店老板你等着!回去一问酒店老板,他说正常四五十(也不知道有没有虚报,工作日淡季)。冲这位老板跟我讲实话,我知道其实老板还是挺厚道。
就是那个工作人员太敢开价,你说你要是路上喊我的黑车,被坑就被坑了,但是你是景区的工作人员啊!而且还不是我主动让你送我。
我说这事也不是说我斤斤计较要那几十块钱,而是自己被坑那种心情。大家应该也都能体会得到,即使只是一块两块,如果确实是坑人的,就很影响旅游心情。
第二件事我感觉更离谱,景区工作人员满口胡话。
我当时刚从三皇寨索道下山,一位好像是嵩杨索道那边的工作人员,过来跟我搭话说,小伙子坐索道呗。我说我不坐,要赶去看表演,她当时没说话,走了。
然后我突然问了一句,那个武术表演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呢。她回了我句说,没有表演。
我再次跟她确认,她可能心虚,就说最近没有,然后还想拉我去买票,坐索道去另一边玩。我因为特别想看那个表演,就还是想着去看看。
结果你猜怎么着,跟我在网上查到的时间同步开始。不是吧不是吧,工作人员连网友都比不上?
虽然表演还不错,但当时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因为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天,第二天也没有玩的心情,一大早就走了。
连景区的官方工作人员都只顾着自个买卖这样子,我不敢想象景区的管理是乱到什么样子,更何况这是一个著名景区啊?!
后面我还去了趟洛阳的老君山,虽然是座网红山,但是我只能说,比少林寺好太多了。
第一,我去很多家民宿老板那吃过饭,聊过天,都很厚道,没有说满口胡话那种。第二,就连景区路边那种购物店,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反正旅游体验实在好太多。
但说实话,像少林寺这种“坑点很多”的景点,不是孤例,实在太多太多,总体来说就是中国大多知名景点过度商业化的缩影。
所以我今天想重点说说,过度商业化导致景区忘记初心这个问题,实在是比“释永信被实锤”这个问题要重要得太多了。
根据嵩山旅游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17年的门票收入就已经达3.5亿元,而相关的衍生体验等等项目收入超1.2亿元。这还只是2017年的相关数据,距离现在已经有8年时间,收入多个三五倍都不为过。
登封当地也和少林寺约定,门票收入的30%归少林寺,70%归政府,即使只是30%,每年也是一笔巨额收入。
然而有了这些巨额资金,景区管理却依然这么混乱,就连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恐怕都不过关,大多数资金还是投向了商业化。
2015年,在澳大利亚投资两千万,计划修建少林寺分寺;2022年,更是斥资4.52亿元在郑州买地,被网友严重怀疑“进军房地产”,虽然后面迫于非议,还是转手了。
连自己都还没完善好!就着急扩建商业版图,别人吐槽说“圈钱”,我觉得不过分。
今天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针对少林寺这么一个景点,而是想通过这一个景点,跟大家说明,当前大部分景区,普遍存在的一个认知错误。
牺牲游客体验,让景区营收日益扩大,成为“提款机”,这样的景区,真的还有去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