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要说哪种消暑饮品最受追捧,绿豆汤绝对稳居"国民解暑神器"的宝座。但喝绿豆汤也有禁忌!此前媒体报道,浙江40岁的郑先生下班回家后,浑身大汗的他直接灌下一碗冰镇绿豆汤解暑,随后便昏沉睡去。谁知第二天醒来时,他发现自己一侧身体无法自如活动,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紧急送医后,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01
为何一碗冰镇绿豆汤致脑梗?
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时,血管会自然扩张散热,此时突然摄入大量冰饮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这种"热胀冷缩"的剧烈变化可能造成血压骤升、血管内皮损伤,对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更易诱发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
从医学角度看,冰镇饮品对血管的刺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起血管痉挛,二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三是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以及长期吸烟、肥胖人群,这种温度骤变带来的风险更为显著。
要安全享用冰饮,建议从冰箱取出后静置片刻后再饮用。对于三高人群及中老年人,更推荐饮用常温或微凉的饮品。此外,夏季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冰镇饮品,尤其是运动后或高温环境下更需注意。
02
夏季5大饮食雷区,伤身还致命!
1.过量饮用冰饮冰食
短时间摄入大量冰饮(如冰奶茶、冰啤酒),会刺激胃肠道血管剧烈收缩,引发痉挛性腹痛,严重时可能导致肠套叠。同时,冰镇食物会使血糖骤升,增加糖尿病风险。
2.隔夜凉菜反复食用
夏季气温高,凉拌菜在室温存放超2 小时,亚硝酸盐含量会翻倍,还可能滋生沙门氏菌等致病菌。食用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免疫力弱者甚至引发败血症。建议凉菜现做现吃,剩余需冷藏并 24 小时内吃完。
3.生腌海鲜贪鲜不节制
醉蟹、生腌虾等生食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肝吸虫等,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和寄生虫的繁殖,因此在这个季节食用生腌食物的风险可能会更高,严重者会出现溶血性贫血。
4.晚餐高油高辣配冰啤
夏季夜市常见的烧烤、麻辣小龙虾配冰啤,会使胃肠处于“冰火两重天” 状态。高油脂食物延缓胃排空,辣椒素刺激黏膜充血,加上酒精对胰腺的刺激,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5.大量食用隔夜西瓜
切开的西瓜在30℃以上常温环境下放置4小时,细菌总数可能达到每克1万-10万个;若冷藏保存超过24小时,细菌总数可达数百万。其中可能包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食用后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建议西瓜切开后 12 小时内吃完,冷藏时需密封,且用专用水果刀和砧板切割。
03
延伸:为什么有的绿豆汤是红色的,
有的是绿色的?
其实,绿豆汤颜色红绿之别,主要与水的酸碱度、烹饪方式和时间有关。
绿豆皮富含多酚类物质,这类物质在酸性或中性环境下结构稳定,能保持绿色;而在碱性环境中,多酚类物质易被氧化,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醌类化合物,使汤色逐渐变红。因此,用纯净水或弱酸性水(如加少许柠檬汁)煮绿豆汤,汤色更绿;若用自来水(通常含碳酸盐,呈弱碱性),则易煮出红色汤。
此外,烹饪方式也影响颜色。长时间敞口熬煮会加速多酚氧化,导致汤色变红;而用高压锅或密封容器煮,能减少与氧气接触,保持绿色。烹饪时间同样关键,煮沸后调至小火,10分钟内关火,汤色多呈碧绿;若持续煮半小时以上,汤色会逐渐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