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多重背景,自2008年攻读心理学,多年的学习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擅长于各类型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生涯规划和人际关系.对于治疗惊恐发作及焦虑抑郁经验丰富。
青春期像一场没有地图的探险,你明明在往前走,却总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每天睁眼面对的不仅是课本和试卷,还有无数个问号——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成绩却总不如意?为什么和朋友说话时,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为什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陌生?这些困惑像毛毛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浸透了你的生活,直到某天,你发现雨已经变成了倾盆大雨。
小雨是高二的学生,她总把手机屏幕贴在脸上,像这样能暂时隔绝世界的噪音。直到月考成绩出来,数学卷子上那个刺眼的"68"让她浑身发抖。她把试卷揉成一团,扔进书包最底层,却在深夜里反复翻看。妈妈在厨房喊她吃饭,她却盯着墙上的倒影发呆,突然觉得那个穿着校服的女孩,眼神里藏着无数个自己。这种感觉像被无形的手掐住喉咙,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很多同龄人其实都在经历类似的挣扎。小杰曾因为被同学孤立而整夜失眠,他躲在被窝里数着天花板上的裂缝,每个裂纹都像一道伤疤。直到某天,他鼓起勇气把画在草稿纸上的涂鸦拿给美术老师看,那些曾经被他视为垃圾的涂鸦,变成了画展上的作品。原来迷茫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新世界的入口。
当你感到被黑暗笼罩时,试着把情绪写在纸上,像给内心装上一扇窗。和信任的老师、父母聊聊天,他们的声音可能不是解决方案,但能帮你找到方向。更重要的是,别忘了给生活留一扇门——参加社团、运动、音乐,那些让你心跳加速的事物,往往藏在你未曾尝试的角落。
此刻你是否也在某个深夜,对着手机屏幕发呆?或许该试着把那些藏在心底的困惑,变成照亮前路的星光。记住,每个迷茫的瞬间,都是成长的伏笔,而你,终将在某个清晨发现,那些曾让你彻夜难眠的问题,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