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上遗梦》
潮水拍打着厦门西海岸的礁石,溅起的浪花在夕阳下泛着铁锈般的暗红。我站在海沧大桥上,望着脚下那片被世人遗忘的孤岛——火烧屿。它像一块被海水浸透的旧抹布,皱皱巴巴地摊在海面上,任凭着潮汐的撕扯。
一、石头的记忆
岛上的石头是会说话的。那些被海水啃噬得千疮百孔的岩壁,活像是被野狗撕咬过的腐肉,却偏要摆出雄狮猛禽的模样。地质学家们捧着放大镜,在蠕虫遗迹石上数着远古生物的牙印,倒像是在给死人验尸。最可笑的是那些文人墨客,对着几块长着晶簇的石头吟诗作赋,仿佛石头里真能榨出墨汁来。
二、活物的坟场
白鹭在枯死的相思树上筑巢,它们的白羽沾着化工厂飘来的煤灰。所谓的四湖印月,不过是四个快要干涸的水坑,月光照进去,倒映出的是锈迹斑斑的围栏。海豚救护基地的铁门上了锁,池水绿得发霉。我见过一个饲养员往池子里倒鱼,那些海豚跃起来接食的样子,活像马戏团里戴着镣铐的囚徒。
三、人迹的残渣
钓鱼岛遗址的焦土里还能刨出半截生锈的箭镞,清代墓碑上的字早被海风啃光了。郑成功的石像站在海沧大桥桥墩下,举着剑指向对岸的房地产工地。最讽刺的是那个户外拓展基地,如今只剩几根腐烂的绳索在风中晃荡,像上吊未遂的绳套。
四、消逝的狂欢
观景塔的玻璃碎了一地,登上去能看见鼓浪屿上密密麻麻的游客,像蚂蚁爬满一块方糖。烧烤营的炭火早凉透了,倒是野猫在啃食当年游客落下的鸡骨头。木栈道的木板翘起来,露出下面蠕动的潮虫。
暮色中的火烧屿渐渐沉入黑暗,只有海沧大桥的霓虹灯在它身上投下变幻的光斑。这座岛像被掏空的贝壳,徒留着斑斓的外表。潮声呜咽着,把人类的痕迹一点一点舔舐干净。
或许这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没有游人的惊扰,没有开发的蹂躏,就让它安静地腐烂,直到化作一抔海泥。毕竟在这片海域里,连白海豚都知道要躲开人类的\"救护\"。
愿所有的岛屿都能守住最后的尊严,愿所有的海豚都能游向没有围栏的深海。潮起潮落,终会洗净我们留下的所有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