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无论是轻微刺痛还是剧烈压榨感,都可能让人瞬间紧张。胸痛也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严重疾病。掌握正确的应对和急救方法,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本文将为您讲解突发胸痛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帮助您或身边人在关键时刻争取宝贵时间。
一、突发胸痛,先做这三件事
1.立即停止活动
停止一切活动:无论患者正在行走、工作、运动,一旦突发胸痛,需立即停下手中动作,原地休息。避免继续活动加重心脏负担,尤其对于可能的急性心肌梗死,活动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剧心肌缺血坏死。
2.选择合适姿势
若患者无呼吸困难、晕厥,可采取半卧位(靠坐在椅子或沙发上,背部垫靠枕,双腿自然下垂),该姿势能减轻心脏前负荷,缓解胸痛不适。
若患者伴随明显呼吸困难、胸闷,可采取端坐位(身体坐直,双手撑在膝盖或桌面,头部稍前倾),帮助肺部扩张,改善通气。
若患者出现晕厥、意识模糊,需立即让其平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气道,同时解开衣领、腰带,保持身体放松。
3.稳定情绪,缓慢深呼吸
紧张会加速心跳、升高血压,可能加重症状。尝试用鼻子缓慢吸气(默数4秒),再用嘴缓缓呼气(默数6秒),重复5~10次。若身边有家人或朋友,可请其陪伴并轻声安抚,避免独自陷入恐慌。
二、快速判断病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即使通过上述步骤缓解了部分不适,若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需紧急联系急救中心,并清晰告知调度员关键信息。
初步判断胸痛性质:通过简单提问和观察,区分胸痛是否属于“高危情况”。
高危胸痛典型表现:胸痛为压榨性、紧缩性、窒息感或濒死感,可放射至左肩、背部、下颌、牙齿;伴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无缓解。
低危胸痛可能表现:刺痛、隐痛,持续时间短(数秒至数分钟),与呼吸、体位变化相关,无其他伴随症状(如稳定型心绞痛、肋软骨炎等,仍需就医,但紧急程度较低)。
等待救护车时,务必做到:不擅自服用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除非医生曾明确指导;不强行驾车前往医院,避免途中病情加重无法处理;不剧烈咳嗽、拍打胸部等“自救措施”,可能适得其反。
三、急救人员到达前的注意事项
1.记录症状细节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轻声询问疼痛的具体位置(如“是胸口正中央还是左侧?”)、性质(如“像压着石头还是针扎?”)、开始时间,并留意是否伴随其他不适。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2.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规律(如每分钟12~20次为正常),皮肤是否发冷或潮湿。若患者突然昏迷且无呼吸,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双手交叠,用力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约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持续按压直至急救人员接手,避免中断。
3.准备必要物品
提前找出患者随身携带的病历卡、医保卡、常用药盒(如降压药、降糖药),以及近期检查报告(如心电图、血液化验单)。这些资料能节省抢救时间,避免重复检查。
总之,高危胸痛的黄金救治时间极短(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0分钟内是救治关键期),每延迟1分钟,就可能导致更多心肌细胞坏死。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不仅能为患者争取时间,更能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