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电子就诊卡,提供患者预约挂号、费用支付、报告查询等全流程就医服务。
关于抑郁症
你究竟了解多少?
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当下,生活中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若这些压力无法得到合理释放,长期累积,便极易诱发抑郁症。那么,对于抑郁症,大家究竟知晓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同探讨大众对抑郁症常见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抑郁症纯粹是心理疾患,仅会出现心理障碍。
从本质而言,抑郁症的确属于心理疾病,但绝非单纯的心理疾患。抑郁或悲伤情绪只是其中症状之一,患者往往还需承受诸多切实的身体症状折磨,像不同程度的失眠、疼痛、便秘、食欲不振、心血管功能紊乱、性欲及功能性减退等。
误区二:觉得抑郁症既是心病,治疗主要靠休息、散心或心理疗法,不一定需用药。
当情绪持续低落时,人们自然会将其归咎于下岗、失恋、人际关系不睦、家庭矛盾等因素。然而在多数情形下,这些或许只是诱因,疾病根源实则是大脑中一种名为五羟色胺的神经递质逐渐减少,致使神经元间信息传递失灵,最终让人丧失快乐感与兴趣。这意味着,休息或散心未必能解决问题,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才是关键。
误区三:觉得抑郁症都由外来刺激引发。
实际上,依据发病主要原因,抑郁症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常见的外源性抑郁症,是由外来刺激(精神与社会因素)所致;内源性抑郁症则与遗传相关,病因主要在于身体内部生物变化。此外,非心理因素,像某些降血压和类固醇药物、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都可能引发抑郁症。
误区四:以为所有抑郁症患者都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首先是情绪低落,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即抑郁与躁狂交替发作。当这类患者躁狂发作时,症状与抑郁发作恰好相反。
误区五:认为某些新抗抑郁药能立竿见影。
就目前状况而言,即便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其效果至少要 2 - 3 周后才会显现,所以患者和家属务必具备足够耐心。
误区六:觉得症状消失后就能完全停药。
抑郁症复发率极高,即便患者抑郁症状完全消失,潜伏在体内的病根仍未彻底清除,因此症状消失后不能立刻停药。通常,初次发作者病愈后至少需维持用药 6 - 8 个月,两次发作者维持用药应延长至 1 年以上,3 次发作者则需遵医嘱评估考虑终生服药。
误区七:认为抑郁症是当下流行的“现代病”,且是“不治之症”。
事实上,抑郁症历史久远,几乎与人类进化史一样漫长。早在公元前 8 世纪,古希腊文献就有对抑郁症的临床描述。尽管科学家至今尚未明确抑郁症病理学上的起病原因,但目前 8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通过科学治疗能够痊愈。
误区八:觉得出现抑郁情绪就表明罹患抑郁症。
出现抑郁情绪并不等同于患上抑郁症。正常人遭遇不愉快之事,也会有情绪低落的正常反应。也就是说,抑郁情绪在普通人身上也会出现。
了解是战胜的第一步,打破这八大误区,别让抑郁夺走你的快乐。
来源: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
编辑:陈星蒙
校对:田龙河
审核:陈浩
医院地址
鹤岗市工农区电信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