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pixabay
来源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作者丨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骨内科 李宏超
编辑 | 吴施楠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日常关节劳损或骨关节炎有着本质区别。它并非单纯的关节“磨损”,而是免疫系统出现“认知偏差”,错误攻击自身关节滑膜,引发持续炎症反应。这种炎症若未及时控制,会像“野火蔓延”般侵蚀关节软骨与骨骼,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因此,抓住早期信号、及时诊断治疗,是阻止病情恶化的关键。当身体出现哪些表现时,需要警惕类风湿关节炎呢?
这些症状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预警信号”
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并非局限于关节,还可能累及全身,甚至影响其他器官,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
01、关节不适
关节症状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典型的首发表现,且具有鲜明特点,需重点关注。
疼痛与压痛:这是最常见的初始信号,疼痛多为持续性,即便休息时也可能存在,适当活动后可能稍有缓解,不同于劳累后短暂的关节酸痛。
肿胀变形:受累关节会出现明显肿胀,外观比正常关节粗大,随着病情进展,若炎症持续,可能逐渐出现关节变形,影响正常活动。
局部发热:触摸受累关节时,会明显感觉到皮肤温度高于周围正常关节,这是炎症活跃的表现之一。
多关节、对称性受累:疾病通常不会只影响单个关节,多累及3个及以上关节区,且常表现为身体两侧相同关节同时“中招”,比如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同时出现肿痛,这是区别于其他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症状持续加重:早期可能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但随着病程推进,不适会逐渐固定在特定关节,若不及时干预,关节会逐渐出现侵蚀破坏,症状不断加重。
02、全身症状
除了关节不适,类风湿关节炎还可能引发全身反应,这些“隐性信号” 容易被误认为是“亚健康”,需提高警惕。
持续疲劳乏力:患者会感到莫名的、难以缓解的疲劳,即便经过充分休息,仍提不起精神,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反复低热:在病情活动期,可能出现37.3-38℃的低热,通常不会伴随明显寒战,容易被忽视。
食欲变差、体重降低:由于慢性炎症长期消耗身体能量,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进而导致体重逐渐下降,且多为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03、关节外表现
若类风湿关节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能波及全身其他器官,出现以下表现,此时需更加重视。
皮肤:可能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多位于关节附近,质地较硬,通常无明显疼痛;
眼部:易引发干眼症,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严重时可能影响视力;
口腔:常伴随口干症状,喝水后仍难以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唾液分泌减少;
肺部:可能诱发间质性肺病,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活动后症状更明显;
心脏: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包炎,表现为胸痛、胸闷,严重时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晨僵超过30分钟这是重要警示信号
很多人早上醒来会感觉关节“发僵”,但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晨僵”有明显特点。需特别区分的是,晨僵是指早晨起床后,受累关节出现僵硬、活动不便的感觉,仿佛关节被“胶水粘住”,无法灵活屈伸,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如握拳、伸展关节)或热敷后,僵硬感才能逐渐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晨僵持续时间是判断炎症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普通疲劳或轻微关节不适引发的晨僵,通常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能缓解;而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晨僵,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严重时甚至长达1小时以上。简单来说,若早上起床后,双手僵硬到无法握拢拳头,需要活动半小时以上才能慢慢灵活,这是一个类风湿关节炎的“警示信号”,要务必重视。
怀疑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正确应对有四步
若发现自己符合上述多项表现,切勿自行判断、乱用药物(尤其是滥用激素类药物,可能掩盖病情、引发副作用),正确的应对方式应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步:立即就医,选对科室是前提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避免因挂错科室而延误诊断时机。
第二步:详细描述病情,帮医生精准判断
就医前可简单梳理症状,就诊时向医生清晰说明这些关键信息:具体哪些关节不适、症状从什么时候开始、疼痛或僵硬的具体感受(如是否持续疼痛、晨僵多久能缓解)、是否伴随疲劳、低热、体重减轻等其他症状,以及近期是否有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
第三步:配合完成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
医生会根据症状,安排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主要包括两类。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及炎症活跃程度。
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超声、磁共振等检查,观察关节是否存在软骨侵蚀、骨质破坏等病变,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第四步:确诊后别恐慌,规范治疗能控制
一旦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无需过度恐慌。虽然目前该病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化治疗,完全可以实现“临床缓解”,让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抑制异常炎症反应、保护关节功能,常用治疗药物包括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等,从根本上抑制异常的炎症反应,保护关节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的“破坏力”虽强,但早期干预能有效阻止关节损伤。当身体出现对称性、多发性小关节肿痛,且伴随持续30分钟以上的晨僵,或同时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低热、体重减轻时,一定要高度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此时最明智的选择,是及时前往风湿免疫科寻求专业帮助,抓住早期治疗的“黄金时机”,最大限度保护关节功能,让生活质量不受疾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