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今年49岁,近半年饱受潮热、失眠等更年期症状困扰,近日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她激素治疗,即我们常说的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有两种方案供选择,一种会定期来月经,另一种则不会。
张女士听后很犹豫:“是不是来月经的方案更好?说明我还没老?”很多有类似问题的女性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事实究竟是怎样呢?下面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更年期综合征的本质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直至缺乏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因此,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的核心是补充身体缺乏的雌激素,有子宫的女性还要补充孕激素,目的是为了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防止内膜过度增生,甚至癌变。
1. “来月经”的方案
临床上称为序贯方案,原理是模拟女性生理周期,即雌激素每天补充,孕激素每月补充10~14天。在停用孕激素后的几天内,由于孕激素撤退,子宫内膜失去孕激素支持而脱落出血,本质是一次“药物撤退性出血”,并非真正恢复卵巢功能后的自然月经。
2. “不来月经”的方案
临床上称为连续联合方案,即每天同一时间、连续地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切除子宫的女性,只补充雌激素即可。需要提醒的是,若因子宫腺肌病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子宫,初始2年还是需要加孕激素的,具体由专科医生评估。持续存在的孕激素抑制了子宫内膜的增生,让它处于稳定、萎缩的状态,因此不会发生周期性脱落出血。
研究发现,两种方案在缓解更年期核心症状(如潮热盗汗、失眠、情绪波动)、保护骨骼、预防骨质疏松、改善泌尿生殖道健康方面的效果是差不多的,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其中一种方案在改善整体健康方面优于另一种。具体选择哪一种,关键在于个体情况、治疗目标和个人意愿。
1. 绝经状态和时间
对于围绝经期或刚绝经不久(通常指绝经1年内)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对激素仍有一定反应能力,采用“来月经”的序贯方案更符合过渡期的生理特点。对于绝经时间较长(通常指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相对萎缩,此时过渡到“不来月经”的连续联合方案是更合适和常见的选择。
2. 个人意愿
若能接受周期性出血,可选择序贯方案。若因工作、生活等原因不能接受周期性出血,“不来月经”的联合方案是首选。需注意的是,方案转换或初始使用连续联合方案时,前几个月可能有少量不规则点滴出血(适应期),但绝大多数女性在一段时间后会达到完全不出血的状态。
不论选择何种方案,都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来月经”不是治疗的目的,也不是衡量疗效的标准!激素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远期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病风险控制),并兼顾子宫内膜的安全。
是否出现周期性出血只是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导致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必纠结于“来不来月经”,而要关注的是治疗带来的实际获益和长期安全性,尤其是子宫内膜保护。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 白芳芳】
【编辑: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