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了 50 岁,这骨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钙慢慢流失,骨密度也下降,关节还老磨损。正所谓 “人老骨先衰” 嘛,有时候啊身上这儿疼那儿疼,别以为就是老毛病犯了,其实是骨头 “饿” 啦,它缺营养了,所以啊,对抗骨质疏松这事儿,预防可得趁早,千万别拖着。
土豆和白菜虽然常见,但养骨效果可不咋好。土豆主要就是淀粉,能给身体提供点能量,可钙含量不高。白菜水分多、热量低,矿物质含量也有限。所以啊,不是说不能吃土豆白菜,而是得吃得更全面、更聪明。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 3 道 “强骨菜”,这些菜食材便宜,做法还简单,吃了能让筋骨强健,双腿充满力量,走路都更稳当。
第1种:大豆类
作为唯一上榜的植物来源蛋白,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等。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0%-40%,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
推荐做法:【韭香豆干】
1.韭菜是非常不错的时令蔬菜,单独炒或者搭配绿豆芽和香干来炒,味道更加完美;
2.韭菜:韭菜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切成段。自己家种的韭菜不打农药,如果是市场买回来的,建议大家加点食盐浸泡30分钟以上再清洗;
3.豆干:五香豆干准备大约200克,放在案板上切成长条或者长丝,装盘备用;
4.锅中放入适量的花生油,放入韭菜段。如果家里有红椒的话也可以准备一点切成长条,搭配颜色很好看;
5.炒到韭菜差不多7成熟的时候,再加入豆干条;
6.调味: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盐、鸡精和少量的生抽调色,煸炒成熟,出锅即可;
7.简单的家常菜,营养丰富,既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又有高蛋白,是春日里非常适合制作的时令美食;
8.炒好的韭菜豆干,香味浓郁,在初春时间来烹饪,味道真的鲜美,餐桌上的这一抹绿,让人食欲大增~
第2种:排骨
秋冬季节吃排骨是不错的选择,排骨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酸钙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具有补钙、改善贫血、滋阴健脾、强健筋骨等功效。
推荐做法:【芋头粉蒸排骨】
1.粉蒸排骨:打米粉-腌肉-裹米粉-蒸;
2.蒸肉米粉:大米+花椒+八角+干辣椒+盐,放到锅中用中小火炒;
锅中什么都不放,就直接干炒,大米和香料可以不洗,要把水气都炒干,炒到大米微黄;
3.然后用料理机打碎,别打太细,保留一点颗粒感会比较好吃;蒸肉米粉可以一次多打一些,密封保存,裹在其他蔬菜上蒸着吃也很美味;
4.我用的是黑猪前排,前排比仔排脂肪略多一些,蒸出来不会太干。排骨用清水浸泡1小时,期间换几次水,没有血水就可以,这是去腥的重要步骤;
5.排骨中加入姜蒜末、料酒、酱油、腐乳汁、白糖、适量盐抓肉均匀,我喜欢把鱼头一起丢进去腌,腌至少1小时,也可以放冰箱冷藏过夜;
6.把芋头先夹出来,铺在容器底部。我用的是竹蒸笼+屉布。同时蒸锅内烧开一大锅水;
7.将排骨均匀裹上米粉,裹好米粉的排骨一块块码在芋头上,碗底的腌料汁也淋上;
8.蒸锅上汽后,放入排骨,中火蒸1小时,注意蒸锅里的水量,水不够了要加,蒸好后撒上葱花即可;
9.裹上米粉蒸出来的排骨那叫一个滑嫩酥软,芋头绵密软糯,那就一个好吃~
第3种:鱼肉
鱼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鱼类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15%-25%左右,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氨基酸组成中,色氨酸含量偏低。
推荐做法:【清蒸海鲈鱼】
1.鲈鱼去掉鱼鳞、鱼鳃和内脏,清洗干净后用厨房专用纸擦干水分,两面分别打上花刀,撒上少许盐和料酒抹匀,腌制10分钟,这样方便更好入味
注意,此时的食盐许少量,只是码底味,后面淋上的淋蒸鱼豉油是有咸味的);姜、大葱、红辣椒分别切细丝,姜和蒜一部分要切成片备用;
2.蒸鱼:将提前腌制好的鲈鱼,刀口处和肚子里都塞上姜片和蒜片,锅中烧开水(蒸鱼一定要水开),鲈鱼入锅蒸8-10分钟左右(依据鱼的大小决定时间);
3.鲈鱼蒸好后,去除鲈鱼身上的姜片蒜片,盘内蒸出来的汤汁倒掉(鲈鱼的腥味都在汤汁里,倒了就没有那么腥);
4.鱼身上重新撒上葱姜丝,浇上蒸鱼豉油,锅中烧热油(猪油更香),淋在葱姜丝上面,使得葱姜的香味可以充分激发出来,一道营养美味的清蒸鲈鱼就做好啦。
附着在食物上的情感与温度,一旦成为念想,纵使千里万里,风在林梢,海上舟摇,也会再次与之相逢,所有记忆便毫无差错的复活在舌尖。你会想起那餐饭,记起失散的人,所有曾经的离合悲欢,横跨时空,微妙地和眼前的食物发生联结,或许就是对美食最大的敬意!
一碗小汤编辑:小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