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旅游协会旅游摄影分会旅游摄影基地授牌仪式在国家4A级景区甘泉雨岔大峡谷圆满举行。省旅游协会旅游摄影分会会长田建政、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五旺出席仪式,甘泉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斌、梁战浪,甘泉大峡谷景区办公室主任杜波共同参与授牌。这也标志着具有“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之称的甘泉雨岔大峡谷在影像赋能文旅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甘泉大峡谷又称雨岔大峡谷,坐落于延安甘泉县下寺湾镇,是亿万年前地震形成裂缝后,经数万年流水溶蚀、风雨雕琢而成的沟谷型丹霞地貌,因地貌酷似美国羚羊谷,被誉为“中国版羚羊谷”。2022年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400平方公里内散落120余条峡谷,核心景观各有特色:桦树沟以光影与波纹纹理成“摄影天堂”,龙巴沟藏着龙王之子治水的传说,牡丹沟因牡丹仙子传说显灵秀,月牙谷则以穹庐式结构成为“光影乐园”,自然奇观与人文传说交相辉映。
此次摄影基地的落户,绝非简单的标识挂牌,而是陕西省旅游协会旅游摄影分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对景区与区域文旅发展具有多重核心价值。
从文化传播来看,峡谷的光影变幻、肌理细节与传说底蕴,需通过专业镜头捕捉放大——摄影基地将汇聚省内外摄影爱好者与专业创作者,以影像为媒介,让“养在深闺”的地质奇观突破地域限制,通过作品展览、线上传播等形式走向全国,成为陕北文旅的鲜活名片,让更多人知晓峡谷之美、读懂黄土高原的地质文化密码。
从产业赋能而言,摄影基地将催生“摄影+旅游”的新业态:定制摄影采风线路、举办光影摄影大赛、开展摄影创作研学等活动,既能丰富景区体验内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又能带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为景区注入可持续的经济活力,推动4A景区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升级。
从资源保护与开发来看,摄影创作对景观细节的聚焦,将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丹霞地貌稀缺性的认知,助力景区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分会将以专业视角为景区规划提建议,推动景观开发与文化挖掘更贴合大众审美与传播需求,实现“以影护景、以景兴文、以文促旅”的良性循环。
雨岔大峡谷的自然肌理与光影魅力,是不可复制的摄影资源,摄影基地将成为连接艺术与文旅的桥梁,让地质之美转化为文化传播力与产业竞争力。樊斌、梁战浪与杜波表示,将以基地为依托,深化与分会合作,让影像成为峡谷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共同打造陕北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
摄影基地的扎根,为甘泉雨岔大峡谷注入了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双重动能,也为陕西文旅资源的创新开发提供了“影像+景区”的鲜活范例。
来源:陕西省旅游协会旅游摄影分会
撰稿、摄影:刘五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