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服务保障”能力,如何构建美团“检医药院养”的本地健康全景图
文|莫云
编辑|施然
当人们还把美团与外卖划等号时,这家公司已在医药健康领域完成了一场静水深流式的布局。
2025年进博会上,美团医药健康首次独立亮相,两天内与七家跨国药企签约,其中包括皮肤健康领域的百年药企利奥制药和抗流感药物巨头罗氏。这一系列合作背后,是一个历时十年的生态构建故事。
“希望能点到餐的地方就能24小时买药”,这一愿景真的能实现吗?经过十年深耕,美团已经从简单的药品配送,到覆盖“检、医、药、院、养”的全链条健康服务,正在重塑医药健康的服务模式。
五年前,大多数人还难以想象一个外卖平台会成为医药健康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而今,据美团数据,美团医药交易用户已超3亿,覆盖25万家药店,为全国近3000个市区县旗的用户提供超过8万种药品。从疫情期间催生的“全城找药”功能,到今天的原研药航空配送网络,从24小时药店到居家快检服务,这家以即时配送起家的公司,正在将本地生活的经验系统性地迁移到健康领域。
美团并非在“跨界”,将自身从一种“工具”重新定位为一种“服务”,在重新定义医药和健康服务的边界,它将即时零售中磨炼出的即时响应、网络协同与数字化运营能力,转化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这种能力的迁移,比单一业务的成功更具颠覆性——一种适应未来人口结构和需求的健康服务基础设施正在成型,或将由经历过高强度市场效率检验的互联网平台参与重塑。
从“医药”到“健康”
在医药健康领域近十年布局
2022年4月的上海,一段关于“救命药”的配送故事见证了美团医药业务的转折点。2022年4月,美团客服接到用户李琪的紧急求助,需要为40公里外的父亲配送特殊药品。通过刚刚上线的“全城找药”功能,工作人员最终联系到志愿者司机,将药品及时送达。
这个案例催生了美团的“全城找药”功能,当年率先在上海上线,将药品搜索范围从3公里-5公里扩大到全市16区,帮助有需要的患者群体找到所需药品。针对远距离订单,下单成功后会唤起“跑腿服务”,帮忙取送药品。
据美团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城找药”已经陆续在15个城市开启,共计完成了近9万个远距离找药订单,有近一半的订单发生在晚上8点至次日6点之间,需求集中在水银体温计、医用退热贴、布洛芬、感冒灵颗粒和润喉片。
实际上,美团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探索始于2017年,至今已默默耕耘了将近十年。
美团自2017年启动医美业务,2020年推出美团买药。在疫情期间,许多人第一次出现即时用药的需求,才认识到线上买药、即时配送的重要性,逐渐培养了在美团即时送药和线上问诊的用户习惯。2023年8月,美团买药推出“居家快检”服务,用户从下单到获取检测报告平均仅需3小时,减少了流感高发期到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据美团数据,线上问诊服务已连接全国上千家三甲医院,超过1.5万名医生入驻,实现平均9秒的响应速度。
2024年美团医药健康线上问诊咨询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127%
2024年9月,美团整合原来的到家、到店医药及消费医疗业务,打通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正式成立美团医药健康。
美团尝试送药的初衷,只是让用户在能点到饭的地方也能方便地买到药,更早识别病症也同样重要。
2023年8月,美团买药推出居家快检服务,帮助用户居家可测常见呼吸道病毒细菌,为轻症患者病因初筛提供便利,减少其交叉感染风险和线下奔波的时间精力。美团买药是行业内率先推出居家快检创新服务模式的线上平台,截至目前,这项服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等多地上线。
除了用药前的检查、诊断和处方决策的环节,支付也是实现完整医疗健康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8年,监管部门明确将“互联网 + 医保” 作为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的重要方向。2020年监管部门明确,线上复诊诊察费和药品费纳入医保支付,个人负担部分可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2023年11月,上海市启动互联网药店医保支付试点,美团成为首批接入平台,覆盖全市数十家药店。据美团数据,美团医药健康线上医保个账支付服务已累计开通城市超40个,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服务近千万参保人。
今日的美团医药,在送药这个能力上已经快上加快。除了成熟的即时配送网络,美团自营大药房还和顺丰合作,在湖北鄂州建设了全国首个医药电商航空物流中心。用户下单后,当天就能登上飞机,发往全国各地,实现35城“次晨达”、318城“次日达”,将各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更快速度送到用户手中。
为解决即时性和广覆盖痛点,美团医药搭建了航空专配体系 图源/企业
送药问诊、医保支付、居家快检、消费医疗供给板块组成的本地健康生活开始缓缓展开,这场关乎药和医的变革更开始深入到产业链里。
2024年美团医药健康即时零售业务在助力实体医药零售寻找增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据美团数据,2024年美团医药健康线上问诊咨询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127%,居家快检及线上医保支付服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40%和411%。
“近几年由于中国互联网医院、居家快检以及OTO的快速发展,患者的就医问诊行为和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罗氏也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并与包括美团在内的合作伙伴探索创新的模式,更加高效地服务患者,特别在流感领域进行了诸多尝试,让流感特效药在流感季可以更好地帮助需要的流感患者。”罗氏制药中国抗感染领域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流感是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一旦确诊,应抓住48小时黄金治疗窗口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美团医药这样的O2O即时零售新渠道,它结合居家监测、互联网医院以及同城配送,把原来互联网药品配送周期从天直接缩短到了分钟,满足了流感季患者急迫希望获得治疗的需求。”
该负责人还认为,美团拥有基于居家快检、在线问诊和搜索数据形成的“美团买药健康指数”,为公共卫生提供了流行性疾病趋势预测的大数据。基于大数据的流感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像罗氏这样的企业更加前瞻性地进行布局,动态调整药品供应,更为精准地为高风险区域的药店提供及时的药物供应。
在这些工作之后,即时零售自然而然地成为跨国药企不能错过的机会,美团进博会上的多场签约更有迹可循。
“本地”能力大迁移
用本地生活的经验,守护家庭健康
美团布局医药健康业务的这十年间,中国人对看病买药的需求逐渐升级,不只是希望随时随地能买到药、用医保买药,还希望能买到创新药,获得更专业细分的治疗,以及享受丰富的消费级医疗服务。
过去6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医疗行业发展,都经历了各自的经济周期、技术变革和人口结构的变化。2023年中国医疗支出占GDP比例是7%,同年美国的这一比例是16.7%,日本是11.1%,相比之下,中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从人口结构来看,2024年中国老龄化占比已达到15.6%,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0年该比例将达到20%,分别对应了日本1995年与2005年左右的两个发展周期。类比日本的发展趋势,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大概率也会出现跃迁式的新周期增长。在政策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经提出了“从以治病为中心迈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宗旨。
随着现代都市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升级,涌现出大量“主动管理”的健康新需求。作为一家即时零售起家的公司,美团把原本属于线下的药店、医院和机构搬上互联网,用本地生活服务重新定义“健康生活”。
但本地生活服务,都有着难以标准化的特点。大多数“主动健康”的需求也是如此,一旦“非标”,就特别容易出“信任危机”。
在本地生活服务中积累的“数字化+服务保障”能力,被平移到了美团的消费医疗领域。其中,在医美板块,据美团数据,美团推出的“放心美”服务已累计提供超1000万次验真服务,为2300余家医美机构免费铺设超5000套自研的AIoT智能验真设备。并推出“北极星榜单”,降低求美用户的决策成本,用一套严格的标准,去帮用户筛选那些合规、优质、口碑好的医美机构和医生。
在口腔领域,信任危机问题同样难解。美团推出种植牙服务的“放心种”,服务推出不到两个月,就累计服务用户16030人,完成交易19776单,并做出“认证机构、专职医生、脱落保障、价格透明”等四大承诺。
不同于传统医药电商平台,美团本地化的供给主要由实体药店、公立医院、前置仓、线下医疗及医美机构等组成。本地供给主要解决的是时效和可及性问题,既能提供健康所需的商品,也能提供各类健康管理服务,这都使得健康消费的体验更加便捷及安全可靠。
消费者既可以在美团上选购药品及健康产品,获得30分钟内送达的服务,也可以通过社会化物流快递履约的方式,来满足稳定囤药的计划性需求。同时还能在体检、口眼健康、医美等预防及管理需求上通过美团团购进行消费。
也由此,美团医药健康围绕 “检、医、药、院、养” 逐步构建出独特的专业体系,完整走出了一段“以用户为中心”完善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历程。
另一方面,在本地健康服务领域的服务标准化、产品合规化和信息透明化尝试,对于扩大本地消费、把动能留在本地实体商家一侧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医保为例,去年8月,深圳坪山某医保定点药店在开通线上医保结算服务后,美团数据显示,线上日均订单环比增长20倍,其中两成为医保订单。对于本地药店来说,初期还是有些担心线下销量被分流,美团上的订单增长最终打消了这些顾虑。
深入供应链
发挥平台作用,坚定和产业链共建
近期又到冬季流感高发期。回顾2024年底流感高发期,美团买药的三方共建模式,在药品的及时供给上发挥了作用。
当时,美团买药健康指数发出预警,多地甲流指数出现上涨。基于这一洞察,美团工作人员迅速联系药企、发动商家备药,成功避免了局部地区的药品短缺。
对于很多外资药企而言,美团的能力与它们互为补充,缓解了它们在供应上“脉冲式”的压力。
根据美团数据,2025年初的那一轮流感季,罗氏的流感特效药在美团买药销量同比激增8倍,在北上广深的蜂窝覆盖率从70%提升至90%。一方面即时零售场景下,用户可以通过9秒接起的在线问诊、3小时出结果的居家快检,以及30分钟外卖买药实现一站式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对于罗氏等外资药企而言,院外市场渠道分散,抓紧应急应季需求本就不易,而美团买药覆盖25万家连锁药店,借助美团买药健康指数等工具,可以更好地满足流感季患者需求。
这种深度的供应链协同,标志着美团与药企的合作已从简单的销售渠道升级为生态共建。
罗氏制药中国抗感染领域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和美团的合作,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前述的“防-诊-治”一体化项目。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打通了一个从供应链预警到患者终端服务的完整闭环。”他说:“通过构建前置预测的供应网络,利用流感分析模型和美团的Health模型来预判流感趋势,保障暴发区域的药品供应。”
他提到的美团的Health模型,是美团的多个数字化业务模型之一。
为了更深入地服务产业链,美团研发了面向不同行业的数字化经营工具——面向药企、药店的HEALTH经营增长模型,以及面对医美上游的BEAUTY品牌增长模型。这些工具不仅帮助上游企业优化经营,还通过三方共建模式,打通品牌、机构与消费者的服务链条。
美团的数字化能力和下沉市场的渗透能力,也打动了丹麦的百年药企利奥制药。许多皮肤科药品包装上的那一只小狮子,就是利奥的标志。
“我们希望借助美团的便捷、准确和包括 AI 在内的一些技术解决方案,来帮助进一步提升为患者提供科普教育以及解决方案的能力”利奥制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考量之下,美团是好的选择。”
此外,该负责人表示“中国非常大,绝大部分人生活在二线以下城市。在这些地方,专业严肃的处方药皮肤科产品还有很多机会。”
利奥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跟每一个地方的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包括为中国的患者提供来自全球创新、安全的治疗药物,让我们的这个专业严肃的产品,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更加便捷的途径,让更多的皮肤患者能够得到治疗,从而回归美好的生活。”
从30分钟送药到24小时健康服务,从城市社区到边疆县域,从常见药品到创新药首发,美团医药健康用十年时间,悄然构建起一张覆盖中国的“健康服务网络”。这张网络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就医购药习惯,更深刻地影响着医药健康的产业生态。
做好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器和压舱石,也是美团医美近年在医美供应链的探索。
当前医美行业正面临一个关键转折点:增量红利逐渐消退,存量竞争成为主旋律。医美上游品牌向下拓展的传统路径是:上游(品牌)→ 中游(机构)→ 终端(机构营销)→ 消费者,传导链条冗长,还面临信息衰减、周转缓慢、价格不透明等医美行业顽疾。因此,如何构建品牌、平台、机构和用户之间健康平衡的四方关系,成为破解行业信任危机的关键。
美团上线了“找品牌”功能,通过资质审核严选合规机构,帮助品牌直接找到靠谱机构,从根源上帮助品牌解决串货的问题,消费者也可以一键直连品牌授权机构和专业医生,远离水货、假货困扰,享受放心变美体验。据了解,美团今年逐步加深与上游品牌的合作,至今已深度合作了上百家品牌,覆盖意向200多个品牌。
在人口结构变化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美团模式展示了互联网平台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效率。从缓解流感季的药品脉冲式压力,到将创新药与更多健康管理服务下沉至更广阔市场,美团医药健康正在成为这场普惠革命中的重要推动者。
上一篇:科技要反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