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沙漠里,推土机轰鸣。
700平方公里的新首都工地上,385米的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直插天际。
而45公里外的开罗老城,2100万人挤在千年古巷里,水管漏着水,网络时断时续,街边小贩躲着军警兜售三无商品。
一个遥远灿烂的文明,早已经烂尾了。
四千年前的埃及属于“天胡开局”。
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沃土,农民撒把种子就能丰收。
法老们左手建金字塔,右手修神庙,把国家玩成了大型乐高现场。
吉萨金字塔群至今还让游客们目瞪口呆,尤其那座门卡乌拉金字塔,通体花岗岩外壳闪瞎人眼,堪称古代版苹果旗舰店。
但老天爷最先撤资。
公元前2200年左右,尼罗河突然“缩水”,水位连年下降,庄稼大片枯死。
法老们还在忙着给金字塔抛光呢,老百姓已经饿得啃墙皮,古王国直接崩盘。
等中王国勉强续命成功,公元前1650年干旱又杀了个回马枪。
埃及人绝望地发现,尼罗河“年费会员”到期了。
眼看老天不给饭吃,贵族老爷们却开启了“内卷模式”:疯狂兼并土地,把国家粮仓变成私人会所。
农民沦为佃农,收成七成交租,剩下三成还不够塞牙缝。底比斯街头天天上演真人版《饥饿游戏》。
王公贵族更是能折腾。
艳后她太奶奶和继母玛蒂尔达抢龙椅,把王宫变成《甄嬛传》片场。
等阿蒙霍特普二世终于夺回王位,国库粮仓都能跑老鼠了。
这剧情眼熟吗?
到了如今的2025年,埃及军政府企业霸占优质土地、享受免税特权、财务黑箱操作,合着法老的套娃贪腐戏码演了三千年没换剧本。
当埃及饿得前胸贴后背时,邻居们拎着刀叉上门了。
公元前670年,亚述军团冲进孟菲斯,把法老踹下宝座当傀儡。
接着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轮流“代练”,埃及彻底沦为傀儡。
最狠的还是阿拉伯人。
公元644年他们带着《古兰经》进场,把多神教庙改成清真寺,古埃及文献丢进焚化炉。
当最后一个能读象形文字的老祭司咽气,法老文明正式宣告“停服”。
时间快进到2025年。
埃及镑去年一夜腰斩,1美元兑50埃及镑的官方汇率形同虚设,黑市早就飙到63。
老百姓买大饼得拎一麻袋钱,通货膨胀把货币变成了行为艺术。
政府应对方案也不咋样。
先是找IMF贷款80亿美元,条件包括削减民生补贴。
其次要求非法移民交1000美元“赎身费”。
最后把地中海海岸卖给阿联酋盖度假村,换350亿美元救命钱。
面子工程倒是搞得飞起。新首都砸90亿美元搞“智慧城市”,华为装的路灯Wifi信号比老城强十倍,汉威监控摄像头比警察还多。
考古队忙着给门卡乌拉金字塔贴花岗岩“瓷砖”,旅游部长兴奋宣布:“这是给全人类的礼物!” 然而吉萨贫民窟的孩子连学校礼物都买不起。
当然,如今的埃及也不是全无希望。2025年6月旅游业暴涨22%,英美游客挤爆红海度假村。
政府终于想通了:与其造新城,不如修金字塔景区。
现在游客从开罗-法尤姆路进考古区,15000人一天逛得舒舒服服。
中国游客更给力,2024年增长60.7%,埃及航空狂开16班直航,就差在金字塔前跳广场舞了。
但根本病灶纹丝未动。
军政府企业仍霸占经济C位,私营企业缩在墙角发抖。
苏伊士运河因红海危机年损60亿美元,外债预计2030年飙到2020亿。
当导游阿卜杜勒对我说“新城是给权贵修的迪士尼”时,他身后新首都的玻璃幕墙正反射出刺眼光芒。
开罗老城的茶馆里,老人用缺口的陶杯啜着薄荷茶,收音机播放着IMF批准贷款12亿美元的新闻。
法老们用花岗岩对抗时间,现代权贵用玻璃幕墙粉饰虚空。
当文明只剩外壳可供修补时,烂尾便成了注定的归宿。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