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深圳湾潮汐湿地公园,看红树林更美的潮起潮落
创始人
2025-08-05 02:39:13
0

深圳湾潮汐湿地公园将在2025年候鸟季前焕新生态,都市中的自然课堂也将升级重启!

日前,红树林基金会(MCF)发布消息,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南山区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市公园管理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美团青山公益专项基金支持下,将基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理念,实施4步“焕新行动”,让深圳湾潮汐湿地生态美丽蜕变,让市民游客“走进自然,读懂自然”。

深圳湾潮汐湿地公园

对大多数深圳市民和游客而言,深圳湾公园是深圳市中心离海最近的地方——从同名地铁站出来,左侧是摇曳繁茂的红树林,右侧是嶙峋石滩、悠然水鸟与湿地滩涂,海岸线向蛇口半岛蜿蜒,“春茧”“春笋”和深圳湾大桥、深圳歌剧院等地标建筑星罗棋布,勾勒出美丽的滨海天际线。

鲜为人知的是,深圳湾公园由14个主题园组成,其中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最早在2000年开放,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也陪着市民游客走过14个春秋。位于休闲带西段的潮汐湿地公园,与日出剧场相接,背靠望海路和深圳湾口岸,总面积约2公顷,是14个主题园中唯一的湿地类型的公园,可以看到潮涨潮落的独特景观。

深圳湾潮汐湿地公园

据调查,潮汐湿地里共有真红树植物6科8种,汇集了秋茄、木榄、蜡烛果、海漆等深圳常见的本土树种,以及外来红树无瓣海桑;半红树植物有3科4种,分别为锦葵科的黄槿和杨叶肖槿、菊科的阔苞菊、唇形科的苦郎树。同时,记录常年(包括候鸟季)的鸟类有7目11科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为黑脸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为白胸翡翠;另有双齿围沙蚕、紫游螺、纹藤壶、黑荞麦蛤等底栖动物共4门16科20种,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这隐秘的“弹丸之地”中, 无瓣海桑——一种自20世纪90年代初为恢复红树林而引种至深圳湾的外来红树,以及鱼藤、田菁和银合欢等植物,正在此迅速扩张,挤压本土红树及其他陆生植物的生长空间、造成红树林湿地一定程度的退化,同时还出现了红树倒伏、积淤严重、水系连通受阻等情况,潮汐湿地的生态平衡面临考验,保护修复等工作亟待推进。

深圳湾潮汐湿地公园

为此,红树林基金会联合多方力量,启动四步“焕新行动”,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理念,让潮汐湿地焕发新生机——

清理行动,为本土生态“腾空间”。专业团队将精准移除无瓣海桑、银合欢等外来及有害植物,打破其对光照、空间的垄断,为本土红树“松绑”。

本土回归,让“湿地原住民”扎根。秋茄、木榄等深圳本土红树将重新种植,恢复红树林的“原乡”风貌,重塑“林-滩-水”的立体生境。

环境优化,让湿地“呼吸”更顺畅。通过疏通被淤泥堵塞的潮沟、修复水系连通性,增强潮汐动力,改善水质;同时清理有害植物,减少面源污染,让湿地重获“清新呼吸”。

功能提升,打造自然教育课堂。修缮破损栈道,增设生态友好型铺装与休憩设施,设计“红树林科普教育径”,沿途布置科普讲解牌、互动装置等,将潮汐湿地打造为深圳红树种类最齐全的科普教育基地,让市民认识红树、观察候鸟、体验潮汐、感受自然。

左侧为完成无瓣海桑清理和本土种红树复种的福田红树林湿地;右侧为仍长有无瓣海桑的湿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个防治心梗的常用药,从稳斑块... 提到心肌梗死的防治,很多人知道“时间就是心肌”,却忽略了日常用药的关键作用。其实,阿托伐他汀、阿司匹...
博士茶馆哲宁老师利他思维:打开...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许多人拼命工作、不断积累技能,却发现收入始终难以突破瓶颈。博士茶馆哲宁老师指出...
三大不可复制优势:为什么燃啦益...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肥胖时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自1990年以来,全球成人肥胖症人数增...
针灸会传染疾病吗?应该如何操作... 针灸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细长的银针精准刺入穴位的瞬间,常常让初次体验针灸的人既期待疗效,又...
脑梗与脑溢血:警惕诱因,识别症... 脑梗(缺血性脑卒中)和脑溢血(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 “急性杀手”,二者发病急、进展...
党建引领聚合力 健康服务进社区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4日讯(通讯员 李丽君)7月26日清晨,北湖公园南门人头攒动,一场主题为...
原创 刘...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了决定性的转折点,党中央作出了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刘伯承和邓小平被任命为指挥...
云牧遥:让燃窝面片和手抓再造西... 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 通讯员 旭光)“云牧遥,不遥远,我在下南关街等你……”近日,在青海省西宁...
到深圳湾潮汐湿地公园,看红树林... 深圳湾潮汐湿地公园将在2025年候鸟季前焕新生态,都市中的自然课堂也将升级重启! 日前,红树林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