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患者明显增多。仅一周之内,山西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科就收治了6例急性发作患者,其中就包括来自大同的56岁杨大姐。
“我这眼睛不舒服有两年多了,经常一会儿看不清,一会儿又自己好了。但这次感觉明显不一样。”杨大姐回忆道。10月27日,她突然感到剧烈不适,“恶心呕吐,眼睛火烧一样疼,眼泪止不住地流,视力模糊,头疼得简直想撞墙。”在家硬撑两天后,症状加重,她急忙前往大同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显示,杨大姐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压高达70mmHg(正常值为10–21mmHg)。医生立即为她进行紧急降眼压治疗,并告知这只是临时措施,必须尽快手术,建议她转往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找戴超副院长进一步诊治,否则青光眼若反复发作,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10月30日,杨大姐赶到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戴超名医工作室”。此时她双眼眼压仍达40mmHg,处于高眼压状态。经诊断,杨大姐双眼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并伴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医院随即启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24小时急救绿色通道”,通过药物及前房穿刺为她控制眼压,并进行24小时持续监测。
经过治疗,杨大姐左眼眼压逐渐下降。戴超院长向她解释道:“您的情况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常规治疗是摘除混浊且膨胀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从而扩大眼内空间、分离关闭的房角通道,让房水顺利流出,这样眼压就不会反复升高、损害视神经。您的左眼适合这种方案。但右眼目前角膜水肿,测不出角膜内皮。之前高眼压已对角膜内皮、晶体和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手术还会进一步损失角膜内皮细胞,因此在精确测出内皮细胞数值前,不能立即进行青白联合手术。目前眼压虽有所下降,但还不稳定,随时可能再次升高,需要先采用新技术——青光眼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来稳定眼压,待角膜恢复后再做青白联合手术以提升视力。”
科普:UCP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精准作用于睫状体以降低眼压的治疗技术。睫状体是眼内房水产生的部位,UCP通过可控性地部分破坏其功能,减少房水生成,从而降低眼压、控制病情发展。其核心技术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属于非接触式微创手段,能精准聚焦超声能量,使睫状体组织“凝固”而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方法相比,UCP具有非侵入、创伤小、精准可控、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势。
杨大姐很快同意接受UCP手术治疗。随后,戴超院长分别为她施行了左眼的“飞秒激光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以及右眼的“UCP手术”。
术后,杨大姐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视力也有所改善,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出院时,戴超院长特别叮嘱,右眼手术仅为暂时稳定眼压,待一个月后,仍需接受青白联合手术,以控制青光眼进展,避免视神经继续受损。
术后,杨大姐仍有疑问:“戴院长,我的青光眼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和最近天气冷有关系吗?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发作?”
戴超院长解释,天气确实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因素。天气变化与季节交替会显著影响眼部生理功能。青光眼多在冬季发作,尤其在强冷空气入侵的24小时内。气温骤降会导致眼压出现较大波动。冷空气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干扰自主神经和血压,进而引起眼压波动,诱发疾病。闭角型青光眼常见于黄昏、阴天及寒冷季节,因为这些环境下瞳孔容易扩大,造成瞳孔阻滞,从而促使眼压升高。此外,劳累、失眠、情绪波动、压力大、暴饮暴食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导致眼压升高,引发急性青光眼。
“不过,这些都只是诱因,”戴超院长进一步说明,“您青光眼发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天生前房偏浅,以及白内障的存在。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等解剖特征的人群更容易发病,您的眼睛就属于这类。随着年龄增长,白内障导致晶体增厚、体积增大,挤压眼前节空间,使虹膜根部前移,本就偏浅的前房进一步变浅,周边虹膜阻塞前房角,造成原本狭窄的房水引流通道突然关闭,从而诱发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这下我可算弄明白了!”听完戴院长的解释后,杨大姐恍然大悟,“原来我这眼睛天生就‘房子小’,加上年纪大了白内障,把屋里挤得更窄了。天冷一刺激,这‘下水道’就堵死了,眼压一下子冲上来,难怪又疼又模糊……真是多谢医生们救了我的眼睛!”她感慨地说,“以后天冷我一定注意保暖,眼睛不舒服不敢再硬扛,得赶紧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