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进入中伏,牢记中伏“4个忌讳”:1不坐、2不吹、3要吃、4要晒!
创始人
2025-08-01 08:07:30
0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伏了,这个阶段是三伏中最为炎热的时候,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地表热量积聚达到峰值。这个时候不仅温度高,而且特别的闷热,大部分地区都呈现“上蒸下煮”气候。

中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除了要应对最后的三伏天,同时还要为入秋做好的准备。所以饮食起居要做足完全的准备。

进入中伏,无论有钱没钱,牢记中伏的“4个忌讳”1不坐、2不吹、3要吃、4要晒!

一不坐

“石头板凳凉悠悠,中伏一坐病来瞅”,中伏天最忌长时间坐在冰凉潮湿的地方。清晨的石凳、公园的木椅经过一夜露水浸润,表面温度往往比空气低 5-8℃,加上 70% 以上的空气湿度,就像一块无形的 “吸湿海绵”,会顺着张开的毛孔钻进身体,尤其对老人和风湿患者更不友好。

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出对策:农民会垫上晒干的玉米皮,老人随身携带小棉垫,这些都是简单有效的护腰方法。记住避开寒凉之地,就是对身体最无声也最细致的关怀。

二不吹

“空调房里叹清凉,转身喷嚏流鼻涕”,中伏降温最忌 “猛吹”。很多人从高温户外冲进空调房,对着冷风直吹,殊不知此时毛孔张开,寒气会像小偷一样趁机入侵。

正确的做法是把空调调至 26℃以上,风向朝上打,在出风口放盆水增加湿度。出汗后别急着吹冷风,先用干毛巾擦汗,喝杯温水让身体慢慢降温。老一辈常说 “扇扇子要摇肩膀,不直对肚脐”,这个小动作其实是在保护脾胃不受寒。

三要吃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中伏饮食讲究 “热食散寒”。绿豆汤是解暑神器,但做法有讲究:体寒的人要把绿豆煮开花,加把大米变成粥;易上火的人则煮清汤,喝前捞掉豆皮减少寒性。南方人爱吃冬瓜海带汤,北方人讲究 “中伏吃伏羊”,其实都是利用温热食物促进排汗,比冰饮更能解暑。

记得有次母亲让我尝过她用新鲜绿豆和几片微苦的陈皮煮就一碗凉汤,刚入口时一丝苦味流过舌尖,可随后回甘无穷,身上的烦热也悄然退去许多。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精妙设计吗?正如《本草纲目》中点明:“夏食苦,可助心气”——夏味若苦,实则甜养身心!

四要晒

“中伏太阳毒,晒晒后背补”,很多人以为夏天要躲太阳,其实选对时间晒太阳是极好的养生法。与正午 “毒如针” 的烈日不同,清晨 6-7 点的阳光像过滤过的暖炉,红外线能穿透皮肤 3 厘米,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民间说 “晒背十分钟,胜过喝参汤”,尤其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人。

晒太阳也有技巧:避开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的暴晒,每次晒 15 分钟即可,以后背微微发热、额头见细汗为度。晒时可以戴顶草帽保护头部,晒后喝杯淡盐水补充水分。有趣的是,古人会在晒背时踮踮脚,这个动作能刺激涌泉穴,让阳气从脚底升起,比单纯晒太阳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关于中伏的4个禁忌,牢记1不坐、2不吹、3要吃、4要晒,就像老农民说的 “伏天要像猫一样,动静结合,不急躁”,跟着时节调整作息,才能在这 “上蒸下煮” 的日子里,养出好精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伏一碗汤,不用医生帮”!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日子,很多人总想着吃点苦瓜、黄瓜 “清热”,...
癌症药物逆转阿尔茨海默症:新希... 你有没有想过,癌症药物竟然能成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新希望?没错,两种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最近在科学界掀...
陈志伟开展重点旅游景区包联包保... 为有效落实重点旅游景区包联包保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景区服务提质增效,7月31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陈志伟...
代县:丰富文旅供给 打造多元体... 代县雁门关景区打卡集章活动很受游客欢迎。 雁门关外的风声经年作响,与代县这座晋北小城相伴两千多年,孕...
【管理论坛】构建安全生产责任链... 近期,每天上班时间,河南省濮阳县卫生健康委一楼大厅,总有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和办事的群众在安全生产宣传...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的生活注意事项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旨在恢复颅骨的完整性,保护脑组织,改善患者外观和神经功能。然而,手...
原创 今... “六月九,肠胃秀。多吃蔬,轻身走”。 随着暑湿渐退,肠胃也要轻盈起来,多吃些清爽、纤维丰富的时蔬,恰...
妇科检查中的疼痛与尴尬如何减轻... 你是否因为害怕疼痛或尴尬而迟迟不愿去做妇科检查?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涉及泌尿系统健康时...